当前位置:主页 > 高僧大德 > 古代高僧大德






辅良(青年得道)

时间:2022-06-17 | 栏目:古代高僧大德 | 点击:

辅良

(青年得道)

在浙江杭州,有一座十分著名的灵隐寺。元末清初时,寺中有一位高僧,叫辅良法师。他字用贞,号介庵,俗姓范,原籍吴地(今江苏)。提起他的先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北宋那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范仲淹!辅良法师是范仲淹的十世嫡孙。

辅良法师的父亲叫范伯和,生母姓郑,二人秉性慈祥,素怀善愿,一如范文正公当年的正道耿介。后来,他们便生养了辅良法师。

辅良法师一生下来,就十分聪慧,妙意天成。而且,他只要一见佛家著作,无不握卷开读,而且居然流利顺畅,就仿佛他早就诵读过很多遍了似的。有个相面人偶然见了,就劝告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生得骨骼清俊,相貌幽深,一见便知他不是尘俗中人,如果你们能允许他投身佛门,他一定会宏大宗乘,颇有建树。”无奈他的父母正得意于儿子的聪明才智,视他为宝贝希望他有朝一日再振范家门楣,光宗耀祖,哪里舍得他昄依佛门?所以这事便拖了下来。

在范家居地附近,有着大大小小好几座寺庙。辅良法师长大到足以四处跑动玩耍的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入寺宇。时间长了,不仅对寺中情形十分熟悉而且日渐留恋起寺中佛像、宝藏来,经常是天刚亮不久,他便踏着寺中晨钟入寺;而寺中暮鼓敲响了许久,他却仍徘徊寺中,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家中派人来找,他才迫不得已,慢腾腾挪步回家。

看见辅良和尚如此眷恋、执着于佛门,他的父母尽管对他十分钟爱,颇多不愿,最后,却还是准允他出家学佛去了。

这样,辅良法师便宛若鱼畅大海,兴味盎然,来到家乡的迎福寺,师从寿弥和尚、诵经研律地过了一段日子,辅良法师心想:“学佛正是为了明心,而心却靠名师点化,即便自己终日面壁参证,进境毕竟不大。”因此,他便辞别师傅,游方名刹,遍谒名师,以求佛法大进。

他最先拜谒的是北禅泽法师。在北禅泽法师座前,他开始研修天台教观。所谓三乘十二分教,无不研习它的精华,摄取它的密微。天长日久,大有收益。

这时,有位士瞻杓禅师住持天平山白云寺。这座白云寺,正是范丞相当年所建。因此,身在佛门中的辅良法师曾先后几次来到寺中,参拜不已。士瞻杓禅师见了,就告诫他说:“教乘当然应该研习。但是,如果有人只是一味地沉浸其中而拔不出来,那么,便如泥石沉海,徒然困锁自身而已!——你为什么不在已有的佛学基础上,再行习禅呢?”

辅良法师一听,似有所悟,就问士瞻杓禅师:“我跟谁去学习最好?” 士瞻杓禅师略一沉吟,又开口道:“笑隐欣禅师现在正在龙翔住持集庆寺,他的佛法禅机,几乎就要遮蔽整个东南地区。无论是僧是俗,无不云集影从,如子随母。你为什么不去师事笑隐欣禅师呢?”

听完瞻杓禅师的介绍,辅良法师就动身去拜谒笑隐欣禅师。才一相见,笑隐欣禅师就看中了他,暗里打算让良辅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因此,禅师对辅良法师的学佛求禅的要求十分严厉,经常在朝参暮叩之时,彼此问答之间,棒喝兼施、恩威并用,彷佛是弦发简驰,霆迅电扫,刹那间,辅良法师只觉得凡尘世情顿消,大异往日,颇得进境,虽然还没有到达清净觉悟的世界,但已经斩断尘缘,步入修研正道,超然物外,形骸空灵。

过了几天,辅良法师再次应答笑隐欣禅师的禅机妙趣,觉得心中涌泉,应声而出,通畅无碍,声音响亮。禅师一听,不禁也为之而欣喜,但却又告诫他说:“你果然是学禅之料,些许时日,便所得如此精进。但是,你现在虽得其门而入,却依然只得禅机中的第二等,尚未能大得正法第一等啊!”辅良法师一听,颇觉汗颜,就更加努力地参证,毫不懈怠,终于大有收获,禅师也不觉点头相许。

学通禅机之后,辅良法师便辞别笑隐欣禅师,来到四明(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山,与一代大僧石室瑛法师纵横谈论,说经辨律,石室瑛法师不禁大为折服,对年纪轻轻的辅良法师推崇备至。

元顺帝至正壬午(公元 1342 年),年仅二十六岁的辅良法师受朝廷宣政院之命,出任嘉兴府(今浙江嘉兴)资圣寺住持。寺中僧众欺他年少,颇多不服。辅良法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沉住气,并不和大家分辨什么,只是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震慑众人,以孚众望。当他在寺院里转了几次之后,头脑中不禁豁然开朗:找到机会了!

原来,资圣寺是一座古刹,建寺年代久远,却又长年失修,所以,院墙颇多坍塌,庭院也多荒芜,就连殿宇上的木头也多腐朽,甚至连那些供奉的佛像,居然也积满尘灰,或油漆剥落,十分的不美观。辅良法师见了,心中不禁颇为感慨,就四方化缘,筹集钱粮,召请工匠,铲除杂草,修葺院墙,重构殿宇,再塑金身,把个颓弊、沉寂的资圣寺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鼓动、昂扬起来。等到全部工序一一完工,但见红墙绿瓦、古佛金身,庭院整洁、古木幽深;好一派金碧煌然的气象!令人一见,耳目一新。因此,不光是寺内僧侣,就连远近的民众,也无不奔走相告,以前来一睹为快。这样,年纪轻轻的辅良法师终于凭借他自己的真才实干赢得了僧侣和信徒们的尊敬。

在资圣寺,辅良法师一呆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他学佛更加精进,不曾稍有松懈,法名比之以往,更是远播遐迩。之后,他便迁任浙江的天章寺。四年之后,又迁任杭州的中天竺寺。在这里,前来归化、听讲的人比以往更多了许多,大家只要一听说是辅良法师升座说法,成群结队,蜂拥而至。

这时,在我国东南沿海一代,海盗活动频繁,盗贼猖獗。他们到处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就连许多古刹名寺,也未能幸免。著名的杭州灵隐寺,居然也在这场灾难中,笼罩在寒烟白草之中、凄风夕阳之下了!

正好,此时朝廷调任康里公为江浙行省丞相,他一向喜佛向善。上任之后,就四处探访能够重振灵隐寺当年繁茂景象的高僧,前来住持该寺,使其不致香火断绝。访来访去,只听得人们交口称誉一个人,还说除了他,别人谁也难以胜任这一重任,大家推荐的这个人不是别个,正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辅良法师。

辅良法师身为佛徒,一心以光大佛教为己任,所以,一经人请,就不揣辛劳,风尘仆仆前来灵隐古寺。

刚到不几天,辅良法师就亲自率领寺中僧侣、人役将寺院中的荆棘杂草尽行刈除,先还古寺以整洁、优雅;然后便结草为庐,广置栖身之处,将前来听讲的法侣一一安顿妥帖。准备好了这一切,辅良法师便高设教坛,在灵隐寺中开始弘法传教。尽管当时正值暮秋,百物凋零,尽露肃杀之象,但辅良法师却依然高昂而激越,他的开法思路流畅,法义奥妙,听讲的僧众、信徒们莫不心动,感念不已。

辅良法师训诫众人说:“达摩一宗,至今几至废弃!作为佛门中人,只要想起这一现实,无不慨然痛彻心肺。如果大家一起努力,精进修习,广大佛教,岂不是大好乐事!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在一毫米之中便可以周知万物;如果周知了万物,则就能明古通今,明佛知俗,仿佛变大地为黄金,受之也无愧。否则,受人之供,化人之缘,却不能为人排忧解难,超度凡苦,岂不是大有愧疚?!”

法师的话语,字字铮铮,生生入耳,振聋发聩。所以,大家听了,无不精进勤勉,努力参习,以求光大佛法,弘扬教义。

到了大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十五日 ,辅良法师预知自己尘缘已尽,即将西归,就命侍僧召集门徒弟子,明告大家说:“明天上午己时,我就要西归佛国了!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努力修研吧!”

第二天,一代高僧辅良法师果然如言而逝,享年五十五岁,僧龄四十。法师的尸身停留五天之后,头顶依然温暖,用手去摸,隐隐然有一股热气。后来,弟子门徒将他埋葬在灵隐寺东的归云塔中。

后来,辅良法师的同门天界寺善世宗和尚辑录其事,流布后代。并请一代文章大家宋濂撰写铭文,对百千法门,推崇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