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 | 僧无为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21-02-28|浏览次数: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早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①。我何人斯,自绝佳会?”
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②,许之。以贤下愚③,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赜取会录,问何姓名?答:“普慧!”
赜书已,白衣人又言:“请为家兄也书一名。”
赜问:“令兄何名?”
答:“普贤!”
言讫遂隐。赜梦醒后,对诸莲友说:“《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有普贤、普慧二菩萨助扬佛化,吾今建此莲华胜会,共期西方,感得二大士幽赞,今当以二大士为会首。”
由是远近僧俗皆踊跃参加。事见《净土圣贤录》卷三。
然萝石犹再三致礼。其平日诗友笑之,谓:“翁老矣!何自苦?”
萝石正色道:“吾今而后始得离于苦海,吾愿从吾之所好。”
因自号“从吾道人”。见《明儒学案》卷十四。
【注释】
①匡庐莲社:宋朝元佑四年(1089),宗赜大师于真州长芦寺遵昔年庐山莲社之规,建莲华胜会,普劝念佛,期生净土。一夕梦见一乌巾白衣人,风貌清奇,年约三十许,合掌对赜说:“愿入莲华会,求书一名。”
②董萝石谒新建故事:董萝石,明朝诗人,祖籍浙江海盐。新建,指明朝理学家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世宗时封为“新建伯”。浙江余姚人。提倡“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学说,而以致良知为主。董萝石年六十八,立志礼阳明为师。时阳明年方五十二,因对萝石辞道:“岂有弟子之年过于师者乎?”
③以贤下愚:意谓贤明的人能谦逊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